
脊柱外科成功開展脊柱後凸畸形截骨矯形術
患者脊柱嚴重後凸畸形不能平臥,還有著明顯的腰背部疼痛,給患者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近日,濟醫附院兖州院區脊柱外科在附院本部專家指導下,爲患者進行脊柱後凸畸形截骨矯形術,幫助患者解決“彎背”困擾。
“駝背”俗稱羅鍋,醫學名稱爲“脊柱後凸畸形”。當畸形角度較大時,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和消化功能,造成行走和平臥困難,長期還會影響患者下肢關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也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患者程女士就有著這樣的困擾,嚴重的後凸畸形使得她的脊柱平衡性被破壞,不僅不能平臥,還導致明顯的腰背部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迫不得已下,程女士來到濟醫附院兖州院區就診。
患者入院後,脊柱外科團隊完善患者脊柱相關的影像學檢查,精密的測量了患者的後凸角度,確定截骨節段及矯正角度,預測矯形後脊柱形態,最終選定對胸11和胸12的BDBO截骨+椎板擴大切除,同時行胸腰段的減壓,既矯正了後凸畸形,也保護了脊髓和神經的功能。與此同時,科室也考慮到該手術對術者的技術要求極高,截骨的每一刀都需要精確到毫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損傷到神經造成癱瘓,或破壞椎弓根造成矯形失敗。爲此,科室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並邀請附院本部張衛紅教授來院進行指導,通過與麻醉科、手術室等相關科室的的密切協作,采用後路經椎弓根閉合楔形截骨及經椎間關節截骨術,爲患者成功進行脊柱後凸畸形矯形。
術後,科室爲患者行影像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胸腰段角度已基本達到正常生理形態,與術前比較,後凸畸形矯正了34°。目前患者已順利下床活動,患者非常滿意。
(醫護人員爲患者進行手術)
脊柱畸形矯正是一項操作複雜、技術要求極高的外科技術,由于脊柱及其周圍複雜而特殊的解剖特點,使得脊柱畸形矯形面臨著極高的神經血管損傷風險,稍有不慎即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一直以來都是脊柱外科領域最具挑戰性的課題。脊柱後路截骨矯形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治療脊柱後凸畸形的標准手術方法,此治療方法的開展填補了我院脊柱後路截骨矯形的空白,是醫院在脊柱矯形領域的重大突破。
(脊柱外科 孫健)